阅读历史 |

第6章 又是学习(1 / 2)

加入书签

又是一周的时间,天气逐渐转暖,光被微微遏制在薄薄的沙帘,酿出温热。

李树林最近的状态很好。

每天准时地起床,高质量的睡眠让他精神抖擞,穿衣洗漱,整理出门。

李树林的跑步慢慢不喘了,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让他感觉很轻松 。

日常的校园生活,放松时听周围人聊天。

李母最开始还挺担心他的,觉得他最近有点儿不正常,他儿子她不了解吗,最讨厌学习了,现在天还没亮就起来去学校,每天晚上回来还要再做一会儿作业,那个劲头。

但她又想起那天的对话,和李树林最近在家表现,最终也没有问什么。

怕给他压力,孩子懂事了,她高兴还来不及,于是在夜宵上下功夫,各种花样轮流来,一会端已经切好的装盘水果,一会去厨房热牛奶。

李父,李树林根本见不到,他俩倒时差。

有一次李父想他了,特地等他回家。

结果李树林沉迷学习不可自拔,10:36才提包飞溜回家。

李父一般9点30睡,他等着等着,在沙发上控制不住的睡着了。

等李树林回来,就看见在沙发上打着呼噜的爸爸。

李树林对知识的渴望程度越来越深。

在以前他并不信什么学习会上瘾,但他现在明白,是真的,这种沉浸,满足和充实,是干其他事情代替不了的。

无数个想法碰撞,不同的角度描绘。

像初中数学的胡不归问题,最经典巧妙的方法有,可却有千奇百怪的答法,参考书都不一定是最优解。

随着一点点的深进,物理题还有数学题,基本上没有题可以拦住他,写这两科的作业,就特别的的爽。

至于英语,他已经把课本上的课文背的差不多了,顺便还背了英语五大应用文的模板和好用的短语和句子,高考的3500也背了。

写阅读完形真的很简单,生词几乎没有,而且他一般遇到了生词就能记住。

概括,拿满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个别的空有点儿费时间,总是浪费了一两分钟去思考。

语法填空自然而然就出来了,但因为个别的非常刁钻的动词,也可能是积累的还不够多 还是要扣1分。

应用分15分的满分,稳定在12~13分,听读30分的满分,稳定在28~30 分。

李树林大概算了算,英语总分稳定在144~148分。

再说语文,基本的答题套路,文言文实词虚词,文言常识,必备内容背了,成语也积累有。

他选择题尽量1个都不错。

如果错了,那只能是小说阅读1个,李树林是真读不懂里面的感情,这就是传说中的直男吗?

但是议论文的3个选择题,都有逻辑,不能错。

文言文的三个选择题,分别考察的是实词,文常,内容理解,这个也不能错。

有些时候断句并不是选择题,而是给你abcd,让你划,但这个肯定不能错啊?

古诗词根据描述,不管里面的思想情感,就管它提到的描写方法,用排除法也可以做出来,不能错。

最后是语言应用,应该是所有选择题里面最简单的3个,只要用了脑袋,有基本的常识都不该错吧!

除了选择题,还有默写必须满分拿下。

作文?如果能写议论文,他就写议论文,记叙文就是在难为他,如果写的记叙文,60分的满分他最高拿到45分。

通过李树林对自己的水平估测,语文大概在110~120分。

接下来是化学,说实话,虽然他感觉化学挺简单的,有大量庞杂细碎的知识,他的记忆力好,理科逻辑思维他也不差,但化学是他唯一一科不能保证拿满分的理科。

特别是在工艺流程这个题,李树林并不能保证他的思路是完全完备的。

另一方面,虽然化学方程式可以推,但是你可能总会漏下一些反应物和产物,因为有时候就会加点O2和H2O进去,但是他不知道呀,自信满满地写上去,就写错了。

还有一方面, 反应物的浓度,也要注意吧? 在有些情况下浓度不一样,它的化学方程式是不一样的,就像CuSO4和NaOH反应,要是NaOH少的话 生成的就是Cu(OH)2,要是NaOH多的话就是生成的Na[Cu(OH)4],Cu家族还有一个很恶心的东西, 那就是CuHSO4,熔融状态和溶液状态写法是不一样的。

李树林的化学应该就是在69~70分(化学满分是70分,你要是错一个空的话,四舍五入上去还是70分)

最后是历史和政治 ,他已经把所有书背下来了,还是挺有用的,不过政治还要关注时事政治,要考三道选择题,老师会印一个这个单子,背就完了。

这两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