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西江月(三)(1 / 3)

加入书签

约莫是因为失血的缘故,荀殷的面色变得苍白,不过他似乎并未受太大的影响,仍能维持着一贯的神情,甚至还对着谢如晦笑脸相向:“师姐是觉得,一刀不太够?”

谢如晦笑着放下白绢布,语调平和,似乎没有因荀殷的拒绝而被影响分毫,“看样子是不需要我了。”

说罢,她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状似洒脱地向荀殷挥手作别,“祝你早日康复啊,师弟。”

临走时,谢如晦还贴心地帮荀殷把门合上。

她站在门外,望着眼前的门扉,面上仍残存着那份轻快与漫不经心。

事情越来越奇怪了啊。

谢如晦借着廊外的落雨将短刀上的血色冲洗干净,随后用自己的袖口擦干刀面。

干净的刀面折射出了谢如晦归于沉寂的冷淡眉眼。

……

回房路上,谢如晦迎面便碰上了气势汹汹的王崇之,两人迎面相对于廊下。

“阿翳!我藏在后厨的酒是不是你拿的!”

谢如晦面色如常地在原地站定,神态自若道:“是我拿的。喝酒伤身,而且有人更需要它。”

王崇之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张了张口刚想长篇大论一番便看见了谢如晦手中的短刀,一时竟卡了壳。不过片刻,他的神色异常严肃起来。

“阿翳,这刀……?”

“我方才用它砍了我那位小师弟一刀。”谢如晦的语气仿佛是在谈论这破天怎么还在下雨,坦然承认了自己的恶行。

“原因呢。”

“一些前尘旧怨。这一刀砍完,就算了了。”

王崇之闻言松了口气,面色缓和了几分,“我明白了。”

他轻拍了两下谢如晦单薄的肩膀,正色道:“不论前尘往事是什么,上了这陇山,你们便是师姐弟,应当如何做,你懂得的吧,阿翳。”

“我明白。”

从此以后,荀殷便只是她的师弟,而非仇敌。

“没有其他事的话,那我就先回去了师父。”

王崇之赶客似地挥挥手,“去吧去吧。”

他背着手,边装模作样地叹气,边踱步径直朝前走去,没走两步,他猛地反应过来,回过身去:“欸不对,我的酒!你不打算赔我吗!别急着走啊!”

回应给王崇之的只有清脆的门板相撞声。

谢如晦回到房内,将短刀物归原位。随后便毫无形象地瘫在软榻上,一手把玩着自己那柄麈尾扇,一边开始分析现状。

首先是最为奇怪的一点,当时的情况下,荀殷应当是能够有机会躲开那一刀的。以谢如晦对荀殷的了解,荀殷应当不会是因为没有反应过来或者被吓到了之类的原因才没避开那一刀。

且当时的状况与其说是她偷袭荀殷,还不如说是荀殷站在那里主动挨砍。

谢如晦在敲响荀殷的房门之前,早就考虑过各种各样的情况。

若是她失手没能砍到荀殷,那她就下次再找机会动手。若是她下手过重直接把荀殷砍死了,那她就去遗憾地通知王崇之他刚带上山没满两个时辰的小师弟被她砍死了。若是她成功砍了荀殷一刀还恰巧没把人砍死,那自然再好不过,活着的荀殷还能回收利用放出去咬人。

反正不管是哪种情况,总之在谢如晦的预想里,砍荀殷这个过程肯定是复杂的,曲折的,会出各种各样的意外的,而不是这样莫名其妙——她想砍荀殷一刀她就真的砍到了,荀殷还没有反抗。

其次就是荀殷的态度实在奇怪。

荀殷当时的神色没有一点惊诧或者不解,就连恼怒都没有。

面对一个统共没认识超过两个时辰的人,就算身份上是师姐弟的关系,突然被对方袭击,再不济也不应该情绪毫无变化甚至被砍了还能对着人笑吧!

谢如晦心绪不平地拿着麈尾扇的扇背敲手心。

虽说她这位小师弟确实惯常喜欢装模做样。她认识荀殷数年,从来没见过荀殷因为什么事失态过,他永远端着那副世家贵公子的模样惺惺作态。

就连荀氏被抄家那日,谢如晦都没见到荀殷面上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快意、懊悔、怨恨,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贯在荀殷面上巍然不动的那三分笑意,仿佛当日被抄家的不是他的亲族,他只是一个提前收到了消息过来围观的路人。

谢如晦素来知晓荀殷的狡诈、冷漠、无常,她鲜少能揣摩透彻荀殷的真实想法。但今日的荀殷实在太过异常,异常到谢如晦不得不重新审视她记忆中的荀殷究竟是何种形象。

荀殷总不能同她一样也重生了一遭?

就算如此也没法解释荀殷为何能站着让她砍一刀。总不能是因为愧疚吧?这词儿压根就跟荀殷没干系。

谢如晦收起麈尾扇,叹了口气。

荀殷身上有什么问题都是次要的,只要不给她添麻烦现阶段都能暂且搁置。现下首要的问题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