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四十三章(2 / 3)

加入书签

跟宋大年家一样往山里去的人还不少,肩上、手里都带着东西,看来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一进山气温更冷了不少,风吹在脸上又冷又疼,往年的这个时候山里早就下雪了,而今年光是冷但不下雪,大家猜想还是受了干旱的影响,雨水少了,连下雪也跟着延后了。

大家到了山坡的第一件事不是浇水也不是施肥,而是先围着自家的地走上一圈,看看有没有田鼠洞或者其它动物破坏的痕迹,仔细看完后,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

可能是小动物们过冬的粮食囤够了,加上天气寒冷,出来活动的小动物变少了,也或许是他们都围了篱笆,稻草人也弄得更醒目了,眼下大家地里的洋芋苗长势良好,大都没被动物糟蹋。

现在还不是开心的时候,明年开春才是接受考验的时候,那时候洋芋即将成熟收获,而山里的小动物也会因为吃光了洞里的存粮,纷纷出来觅食,而洋芋地就是它们的首选。

这就是在山里种粮食不得不面临的难题,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最后都进了动物的肚子了。也是因为这样,所以以前大家从来不在山里开荒种粮,哪怕山里的土地肥沃,种出来的粮食不差,他们也宁愿用肉去山下换粮食,就是怕白忙活一场。

加固篱笆、施肥浇水,检查草棚,他们能做就是全力将眼前的事情做好,至于最终的结果,就由老天爷决定了,说不准老天爷开眼了呢,让他们有不错的收获。

冬生从慧娘那儿得知大黑的尿也许有特别的用处,今天他就特意领着大黑沿着整块山坡四处撒尿,不管有没有用,试一试也没有任何损失。

大家看见大黑一会儿这处撒尿,一会儿又在另一个地方撒,看的他们纳闷不已,铁石第一个出声问道:“冬生,大黑这是在干嘛呢?”

“它在标记地盘。”冬生没有将慧娘先前告诉他的话讲出来,要是说出来难免会让大家抱有一定的期待,万一最后大黑的尿并没有驱赶田鼠或野兔的作用,到时候难免会有人在背后嚼舌根。

小时候他就没少听村里人在背后议论他家的事,说他可怜的,说他阿娘狠心的,说什么的都有,那些人虽没有坏心,但听了总归让人心里不舒坦,他不想慧娘跟他一样被别人悄悄议论。

铁石摆摆头,冬生也是惯它,撒个尿还要一块跟着。

狗就喜欢通过撒尿来标记自己的地盘,其他人听了也不好奇了,继续在地里忙活起来。

见没人注意了,冬生便带着大黑继续。

“来,大黑,再喝点。”宋大年是知道内情的,虽然他不咋信,但也不妨碍试一试,万一有用呢。

看见宋大年递过来的水,大黑狗躯一震,嗷的一声,撒腿就往树林里跑。

大黑也没跑远了,就躲在林子边的草丛里,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他,只要人一动,它就作势往后跑,任凭宋大年怎么唤都不过来。

“宋叔,这一圈都标记得差不多,要是有效果也能看得出来。”冬生失笑,大黑现在怕是见着水就要跑,回家了他还得好好哄哄它,不然下次它见到这处山坡都得绕道走。

“好。”

“大黑,快过来,你看,我把水都倒了。”宋大年慢慢靠近大黑,同时摊开双手证明给它看,哄了好一会儿,大黑才愿意跟他回来。

待在家的慧娘当然也没闲着,她将陶罐里的热水舀到铁锅里,再倒入一些冷水,用来清洗早上剩下的碗筷。

穿的厚了,手脚也变得笨拙了许多,她使劲将袖子往上撸,由于碗上都没有油,清洗起来特别快,洗完碗后顺道把铁锅也洗干净了,最后再过一道水就完了。

洗碗的水也没浪费,全都倒进一旁的泔水桶里,留着给菜地浇水。现在取水不比之前在小河边打水那么方便了,再加上堰塘里的水也会越用越少,现在大家都学会了节约用水,一桶水重复利用。

洗完碗,慧娘往炉子里丢了几块木炭,让火继续燃着,又往陶罐里掺满了水,这样等阿爹阿娘回来时也能有热水喝。

就着炕上的余温,她带着虎子一块坐到炕上用灯心草编草垫子,虎子还小,明显不会编,但他十分积极,手里握着几根灯心草学着慧娘的手势一个人在那儿自己捣鼓着,编得可起劲了。

慧娘见他编得一团乱糟糟的,也不管他,光待在山洞里也没有撒好玩的,现在灯心草能引起他的兴趣也是好的。

这灯心草是她和阿娘之前特意从山里割回来的,晒干后的灯心草柔软又有韧性,常常用来编草帽、草鞋、草席这些东西。

天气冷了,山洞不烧炕时,更是冷飕飕的,慧娘想编几个草垫子放在板凳上,这样坐的时候也不会冰屁股,编完草垫子,她还想给阿爹和阿娘多编几双草鞋,这样来年草鞋穿坏了也方便及时更换。

现在常常在山里跑,草鞋更容易磨损,有时几天就要换一双。反正冬天事少,她计划趁着猫冬的时候多编一些草鞋留着明年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